乐彩彩票welcome大厅

原网站入口 | OA系统

宋代的秘书选拔与秘书职责

发布时间:2024-01-08

|

来源:省社科联

浏览:

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。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:“华夏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载之演进,造极于赵宋之世。”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,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,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,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。让我们跟着《夜听宋韵》,回眸两宋文明,品味文化精髓。

“秘书”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代,最初的含义是指物而非指人,即带有神秘色彩的图书,主要有两类:一是宫廷里的秘籍,因为是宫禁内收藏的各种经典文献,因而一般不予公开,故称为“秘书”;二是指谶纬图箓,这是一种在汉代非常流行的宗教迷信,是由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预算吉凶的隐语。到了东汉后期,“秘书”不仅指物,也可以指涉及秘书工作的机构和人员,比如史官、御史大夫、尚书、长史、主簿等,被誉为"关系万人之政"。

宋代奉行的是以文治国,在秘书人才的培养方面尤为重视,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秘书选拔制度。当时最权威的秘书机构是翰林学士院,主要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、赦敕、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、出巡等重大活动,同时担任帝王的问政顾问,凡是有国家层面的重大政事、外交辞令,也皆由翰林学士负责起草撰拟。

在宋代,翰林学士的地位非常高,每当新一任翰林学士上任,朝廷就宴请天下名流祝贺,仪式既隆重又热烈。宋太宗曾开玩笑地说:“我如果当不上皇帝,能当上一个翰林学士也就满足了。” 翰林学士因“善代王言”而为“润笔执政”,因此古代的读书人都以能担任翰林学士为荣。著名的大文豪苏轼也曾当过翰林学士,因此后人常尊称他为“苏学士”。

要做好翰林学士可不简单。翰林学士作为帝王信任的秘书人员,是国家政务重要的参谋和领办,非常考验其正确理解国家领导意图的能力。宋太宗去世后,宋真宗希望居丧期间边境安宁、答应了西夏李继迁赐封的请求,封其为定难节度使,但又不想落得弱势之君的名声。翰林学士宋湜善揣其意图,在制文中说此事是太宗遗命,真宗对此很满意,对宋湜也愈加信任。

当然,宋代皇帝的秘书班子成员,除了翰林学士,还有中书舍人和知制诰等。这些秘书班子里的人,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才子,北宋有名的宰相大臣如王旦、苏易简、韩琦、王安石等,都做过知制诰。因此宋代秘书官员的选拔也非常严格,宋哲宗时期规定,只有通过科举的进士才有资格参加吏部主持的最终考试。而由吏部主持的考试难度非常大,考试内容包括撰写文件、辨明政治事理、口才表述和身体状况四类。其中,撰写文件是最为重要的考试内容,考试涉及的公文写作类型很广,因此不光对参考官员的公文写作水平要求非常高,同时对其学问的广度、深度也是一大考验,由此可见,秘书人才的选拔可谓是万里挑一。

到了南宋高宗时期,面对国家巨变、人才匮乏的状况,在报考资格方面才不得不放宽了限制,非进士出身的人也可以报考秘书工作。不过考试的内容依然多且严格,考试时会提供十几种不同公文的拟写要求,参考官员需要在其中选择六种公文进行答卷,因此也只有真正的精英才能够脱颖而出。

随着时间的流转,秘书这个职位也经历了从官职向社会职业转变的过程。辛亥革命后,秘书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,秘书一词完全摆脱了“图书”的含义而转变为特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或职位;对秘书人员所有的旧式称谓也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,各级政府部门中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或相关职位均以“秘书”相称。因此,当今社会的秘书专指领导者、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。他们以辅助决策,综合协调,沟通信息,办文、办会、办事等为主要职能,是领导者、主事者的重要参谋和助手。

来源:杭州市上城区 供稿